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

讲座会议

学术讲座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讲座会议 -> 学术讲座 -> 正文

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“翻译效果与读者接受研究”学术讲座

日期:2024年10月29日来源: 阅读次数:

10月25日下午14:00-15:30,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肖开容教授在江安校区外国语学院517教室为我院师生带来学术讲座,题为“翻译效果与读者接受研究”。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曾国才教授主持,各年级师生积极参与。

CC4A8

讲座伊始,肖开容教授简要梳理了翻译研究中的几个主要流派。肖教授指出,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以原文本为中心,追求语言上的对等,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非研究重点:随后的德国功能学派虽然关注不同的语用情景和翻译目的,但译文效果重视程度不够;文化文学派虽关注翻译接受问题,但仅将读者局限于专业人士; 21世纪以来,随着技术的发展,认知翻译学派逐渐成为主流,对翻译接受度的研究开始兴起。

随后,关于隐喻翻译的效果,肖开容教授从研究目的、研究方法、过程讨论等方面分享了英语读者对《围城》译作接受度的研究。肖开容教授认为,通过广泛地收集书评并对其进行情感极性分析,可以得出大部分英语读者认为《围城》的译作没有译出原文本中隐喻的内涵和表现手法,与此同时,对译者来说,既要保留原文韵味,又要让目的语读者读懂隐喻的文化内涵,是很困难的。

讲座接近尾声时,肖开容教授总结道,国家高度关注翻译接受问题,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,不仅要关注译作的数量,更要注重传播效果。翻译接受研究是发展中的研究,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隐喻翻译的难度和接受度、中华文化翻译的接受度与文化认知研究。

181FAC

肖开容教授的讲座分析了英语读者对中华经典书目译作的接受度,指出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翻译效果和读者接受度的重要性,为同学们提供了新的翻译研究视角。在提问环节,肖开容教授和同学们就译者如何适应不同的读者群体、好的翻译对译者有何要求等问题展开讨论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